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此為回最上方的控制,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至中央區塊 至網站導覽
x
動畫海浪
燕鷗
燕鷗
燕鷗

:::

經濟篇

  • 轉寄
  • 列印
  • facebook
點閱數:10

第二章 農業


第二章 農業

一、前言

本區屬亞熱帶氣候,雖曰宜農,但在氣候上,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溫度相差甚鉅。且年雨量稀少,集中於3至6月,其餘季節極為乾旱,蒸發量亦大,尤以冬季為烈。又因列島孤立海中,四境無阻,大氣中每含鹽分,臨海種地常受海水飛沫之苦,致使作物枯萎。夏季又常受颱風肆虐,挾帶來之豪雨,使山坡地土表流失,平地農物亦遭沖毀;但若無颱風,則又田乾井涸,農作物難以生長。入秋後,東北季風強勁,復使微細表土多被吹襲,土壤愈形磽薄,草木為之蕭條。

在土壤方面,地區土壤屬火成岩之花崗岩類岩石風化而成,因長期受嚴重沖蝕,土壤磽薄,土質多屬酸性,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極為貧瘠,加上耕地狹小,水源不豐,除適宜放牧羊群外,農業發展嚴重受限。

二、農業之回顧

地區因受自然環境不良影響,往昔極為荒涼,滿山遍野除雜草蔓生,隨季枯榮外,舉目童山濯濯,農作物僅能種植耐旱之蕃薯、豆類及少數蔬菜,農民常年辛勞,難獲溫飽。民國28年,抗戰軍興,政局混亂時期,民眾曾大量種植罌粟,生產及販售鴉片,至民國39年停止種植,前後達11年之久,一度成為民眾重要經濟來源。本鄉耆老傳述,由於東引土壤最適種植罌粟,品質與煙味冠蓋浮鷹、西洋兩島,享有「一東二浮三西」之美譽。

迨至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並蒙行政院農復會等單位補助經費及技術指導,厲行農業生產,逐年由臺灣引進新品種,試驗種苗,供給農具、肥料等措施,地區農民開始種植各式蔬菜,大量飼養豬隻,供應防區官兵副食需求,農業始漸趨好轉。

民國69年,在農復會鼎力支持下,成立東引農改分場,開始積極推展山、海岸及耕地防風造林工作,改善農業生育及生態環境,同時進行作物引種研究,鼓勵農民墾荒,實施水土保持、興建水利、充實設備、擴大作物栽培,復引進優良牲畜品種繁殖推廣,補助興建禽畜舍,指導飼養技術及疫病防治與診療工作,提高育成率,並辦理農業資材供應,肉豬、毛雞及雞蛋共同運銷等業務,保障農民收益,奠定農業基礎。

本鄉畜牧業鼎盛時期,於民國70年興建蛋雞舍4棟、育雞舍1棟、飼料倉庫1棟,育有蛋雞2000隻;民國79年間,養雞場更增加飼養蛋雞為6800隻,每月生產雞蛋9萬3000粒,約可供應防區60%之需求。蒙雜糧基金會補助,民國70年間,種豬繁殖場已興建完成母豬分娩舍民國49間、肉豬舍5間,並另外興建牛舍2間,放牧肉牛。飼料場則更早在民國63年間,由農復會補助興建,於民國67年再增加粉碎機等機器,每月可生產完全飼料4500公斤。

然而,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軍民分治後,由於防區各部隊均成立副食品供應中心,從臺灣進口冷凍雞肉、豬肉等副食品,致使地區畜牧業無以為繼,東引農改分場所屬仔豬場首先停止生產仔豬,民間兩戶養豬戶於民國80年間興建完成的老鼠沙養豬專業區,亦被迫歇業。並由於政府精簡組織,陸續裁撤東引農改分場畜產股、作物股,後東引農改分場再縮編為東引苗圃,近年來,本鄉農業生產漸趨蕭條。

三、蔬果產銷

本鄉絕大多數農地集中於隴后菜地與燕秀澳,少數散落南澳村內,全鄉農地總面積為5.6公頃,從事農戶為20餘戶。由於地區青年多從事公教,或移往臺灣發展,農業人口有明顯老化,無以為繼之趨勢。

本鄉農作物生產,冬季以種植大白菜、高麗菜、青江菜、小白菜、芹菜、白蘿蔔、菠菜、大蒜、青蔥等葉菜類與根莖類為主。由於本鄉位在馬祖列島最北端,緯度高,氣候寒冷,生產之白蘿蔔,甘脆甜美,頗負盛名,歷年來都是軍政首長饋贈外賓的禮品,甚至數度呈獻蔣中正總統官邸,傳為佳話。

夏季則種植小白菜、青江菜、小黃瓜、胡瓜、絲瓜、茄子、西瓜、哈密瓜等瓜果類。
東引鄉農會於民國84年統計,本鄉全年蔬菜總生產量15萬公斤,夏季生產量較低,只能供應市場35%,而冬季蔬菜生產量雖較高,但也僅能供應市場55%,其餘需靠臺灣進口,以滿足全島軍民之需求。近幾年來,休閒農業興起,少數民眾開墾閒置農地,採有機方式種植蔬果,生產成果除了供應家庭消費外,多餘的蔬果分送親友,甚至利用宅配寄往臺灣。

蒙中央及地方軍政首長之照顧,民國86年李登輝總統指示農委會協助農民興建網室10間,王易謙任職防區指揮官以來,開辦各部隊直接向農民採購蔬菜,農民收入尚稱穩定,德政延續至今。

四、東引養雞場

東引養雞場由東引指揮部創建於民國61年,最初僅有3棟水泥式雞舍,飼養1百餘隻蛋雞;爾後陸續得到農發會補助,民國71年增建水泥式雞舍、力霸式雞舍各1棟,以及1棟育雛舍,奠定了養雞場的規模。至民國73年,飼養蛋雞達4400餘隻,每日平均產蛋3000粒。民國78年,再擴建雞舍。使地區雞蛋供應朝自給自足,一人一蛋之目標邁進。

民國81年10月間,任職於東引農改分場畜產股的葉良華,因組織縮編,而遭資遣,深具畜牧專業與興趣的葉良華,遂以放棄20萬元資遣費,交換養雞場「輔導民營」之經營權。移交時,蛋雞僅2500隻,雞舍4間,庫房2間,皆為人工給飼,設備極為落後。

民國85年,獲連江縣政府補助,更新1套半自動給飼設備,民國86年李登輝總統訪視東引時,指示行政院農委會協助,隨後補助200多萬元,再更新2套半自動給飼設備,並興建庫房1間,至此產量大增。

民國88年12月,與東引指揮部簽訂地區供應駐軍新鮮雞蛋之協定。藉由產地直銷,減少中間剝削,提供國軍弟兄營養的平價蛋品。

民國89年間,飼養蛋雞6500隻,日產雞蛋4000粒,供應全島軍民所需90%以上。銷售軍方以年平均價每公斤51元計算,民間則為每公斤56元。民國89年4月,產量為4231公斤,每年營業額約200餘萬元。

近年來由於外島大幅裁軍,東引駐軍人數銳減,並由於軍租船合富輪開航,軍方從臺灣進口雞蛋,使得地方養雞場難以為繼。民國93年底養雞場租約到期,業者無意續租,本鄉碩果僅存的畜牧事業,就此結束。

五、造林

(一)前言

本鄉四面環海,表層瘠薄,土質酸性,東北季風強勁,並由於地勢陡峻,每逢雨季,水源無法涵蓄,導致土壤大量流失,影響作物及林木之生長。昔日島上極為荒 涼,唯雜草蔓生,隨季枯榮,備受風沙乾旱之苦。光緒年間印行的《福建沿海圖說》記載,自東沖角起算直距約122里的東湧「凡二島,東西並列」,「西向者係荒島,東島人牧羊於此,剪耳為識」,「居民一百餘戶,春月較多」。由此可見,清朝末年的東引,仍是荒島,只適合放牧羊群。
民國45年實施戰地政務以來,地方政府就將造林列為重要工作。民國46年,於南竿復興村設南竿苗圃1處。民國58年,戰地政務局長甯俊興將軍偕同臺灣省林務局長沈家銘蒞臨馬祖地區考察林業,並訂定「援助馬祖六年林業計畫」,於是奠定造林之基礎。之後,為配合造林需要,連江縣政府先後於北竿、莒光、東引各設立苗圃1處,總面積為3.7公頃。民國65年,又在農業改良場增設林務股,專司全縣造林之規劃與督導。

早期東引苗圃委由東引指揮部負責,每年春季,並擴大舉行造林講習,訓令全島軍民全力投入植樹工作。民國69年2月,蒙行政院農復會鼎力資助,成立東引農改分場,正式接管苗圃,負責全島造林之職責,對於涵蓄水源、保持水土、綠化美化,有著功不可沒的建樹。

(二)工作執行

1、樹種規劃:

由於本鄉土層瘠薄,季風強勁,為加強涵養水源、防止風沙及強風侵襲,昔日主要推廣植種黑松、相思樹、木麻黃、榕樹、夾竹桃、樟樹、泡桐等10餘種,以提高林木之成活率。現今已開始推廣本區原生種植物海桐、厚葉石斑木及衛茅矛,由東引苗圃負責育苗、推廣。

2、造林工作:

每年春季由東引苗圃進行海桐、厚葉石斑木及衛矛的種植工作,如人力不足則向東引指揮部請求人力支援。營區的造林,由防區官兵自行種植,東引苗圃提供樹苗及技術指導。

3、護林工作:

除了雨季以外,東引苗圃每2、3天派出水車及人員,進行澆水,營區內的樹苗由防區官兵負責澆水及維護。

4、種植花卉:

在部分機關、學校及道路,廣植季節性花卉,並於每年四季推廣各類草木花卉及盆栽,供應軍民需求,加強美化環境。

(三)成果

40多年來,由於中央政府大力支援經費,並在軍民通力合作,持續努力下,昔日童山濯濯,黃沙彌漫的荒島,而今造林面積已達20餘公頃,雖然迎向東北季風的山頭尚難存活林木,但向南山谷均已綠樹成蔭,花香逐蝶,綠化美化工作已見顯著成效,加上島上巧奪天工的天然美景,今日東引,儼然成為一座風光綺麗的海上公園。

六、東引苗圃

(一)沿革

東引苗圃成立於民國52年6月,第一任主任為金門人翁雄飛,雇員陳其遂、許金寶;歷任主任為林英、陳本勤、張偉。民國69年2月1日,成立東引農改分場,隸屬於連江縣農業改良場,設分場主任1人,由林景齊出任,下設作物股、造林股、畜產股,並兼管種豬繁殖場、養雞場、養牛場、飼料廠及苗圃等相關業務。東引苗圃遂併入造林股,歸東引農改分場管轄。

近年來,由於業務萎縮,並在組織精簡之下,東引農改分場縮編為東引苗圃,僅負責苗圃之管理、花卉栽培及造林等業務。

(二)組織編制

東引苗圃隸屬連江縣政府建設局管轄,苗圃置技士1人、技工1人、約僱人員1人。並依工作需要,僱用臨時工。民國99年7月16日,林景齊退休,技士職缺由陳杭耀接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