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它
一、蔣經國先生寫給東引國中教師林國淦的一封信
國淦同志台鑒:前幾天我來貴鄉訪問,到達的那天清晨,在平靜的海面鼓棹前進,東引和西引兩個熟悉的島影,映入眼簾。就在這一刻,薄薄的曉霧裊裊而來,像一幅輕紗,滑到海面,無數道的陽光,透過輕紗般的曉霧,映上海波,照耀島上,把東引西引襯托得更見清晰,更見雄渾之美。這一詩情畫意的晨景,使我這久居台北的人,頓生清新開豁之感。當我要上岸的時候,又有一群海鷗,在上空忽高忽低,忽疾忽徐的翱翔盤旋,記得我每次來東引,都會看到海鷗矯翼,滑水面而輕飛,真是「海闊縱魚躍,天空任鳥飛」,正就象徵著我們的青春活力,無窮無盡。
當天我乘船離開之際,回頭看到街道上、山坡下、碼頭邊、房屋前,到處都有民眾和戰友向我揮手,我揮舞起雙手向大家道別;這時舉起頭來,成群的海鷗,又盤旋在我的上空,久而不去,離情依依,我內心油然激動,不能自己。極目遠眺,彤雲四合,海浪有聲,東引西引這兩個勇敢的小島,東西相峙,有如不畏驚濤駭浪、不畏巨風暴雨的壯大,屹立如山,雄峙海上。舉目西望,是我們大陸的邊緣,青山一脈,隱約起伏,這些情景,使我有著不同的感受,有著不同的啟示。
馬祖、東引、金門和臺灣之間,雖有不同距離的海程,但分隔不了我們自由島上自由同胞呼吸相通、風雨同舟的感情,臺灣與大陸,雖有臺灣海峽的浪濤洶湧,也更分隔不了我們血肉相連、聲應氣求的關係,迫害追求自由的大陸同胞,會早日衝開鐵幕,在那海天咫尺的地域,和我們結合在一起,推翻毛共暴政。所以這一次馬祖東引之行,讓我們帶回來的不止愉快和興奮,更是加強了信念、決心和勇氣。
同時,這一次訪問使我感到最高興的事,就是看到你執教國民中學的敬業精神,和聽到你在艱難中奮鬥成功又獻身於地方教育的志事。
第一次到東引,大約是在二十三年以前,當時還沒有駐守的國軍,島上非常荒涼,房屋不多,除了一座廟宇以外,南澳有幾棟房屋,已很破舊,兩家豆腐店和餛飩店,已算是村中的大店了。幾十家漁民,生活也很清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島只有一所學校設在破屋中,一位教師帶了十幾位學生在上課,既沒有設備,也沒有課本,所以我當時深深感到東引的建設,必須從教育的改進方面著手才行。
但是在這二十多年間,我經常來東引,每次來訪問,即有一層不同的觀感—東引是在飛躍的進步中。現在不僅有了設備完善、建築美觀的國民小學和國民中學,也有了國民住宅,有了新式商店的開設,有了機動漁船可以遠出捕魚,更有了電視機、電冰箱和各種生活上新設備。這一次我在島上一戶人家,看到冰箱中有一個很大的蛋糕,一問之下,知道是這家人為祖父祝壽,特地遠從台北買來的,就這一方面可見大家重視孝悌的家風,一方面也可見生活水準的確已經提高。
在東引的地理條件下,有這樣的進步,固然是由於政府和國軍對於地方建設的努力,但也是由於地方民眾發揮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經之營之,才有這樣的成績。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一般青年都有著創新進取的觀念,和奉獻於鄉梓的精誠:你的奮鬥,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你在東引不太完備的教育環境中接受了教育,刻苦自勵,到臺灣東吳大學,畢業之後回到家鄉任教,教學成績如此優異,這是何等可貴!聽說還有一位劉家國同學,也在東吳大學肄業,東引地方不大,現在已經有了兩位大學生,不久一定會有更多的同學,從各個大學畢業,相信他們也會和你一樣,為鄉里、為社會、為國家提供各種不同的貢獻。
實在說,我對於你的成績和工作態度,非常滿意,因為你在大學畢業之後,是不難在臺灣找到工作的,可是正如你自己所說,求取知識,是為了服務,而只有在本鄉本土從事教育工作,為鄉梓服務,才有意義。而毅然決然回到東引。你確實理解了知識的價值,也擴大了知識的意義。
總統常說:「我們為學的方法,一方面是要於知識道德能力各方面努力自強自立,一方面是要實用我們的學問能力,來為社會國家服務,要能感化幾千人幾萬人,要能發揮最大的最善的效果。」這是提示我們知識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大眾的公器;知識不能為一己之謀,而是要用之於社會,特別是用之於最需要的地方;知識之於人亦如陽光空氣之於人,人無陽光空氣不能存在,而無知識即不能累積經驗,創造文明,改善其生存條件,所以缺乏陽光的地方,需要陽光的徹照;缺乏空氣的地方,需要空氣的流通;缺乏知識的地方,特別需要知識的灌輸,必如此,知識才有真價值,也才能發揮其大功用。
你所以渡海求學,再回到海陬一隅的家鄉,就由於家鄉正極其需要像你這樣的青年參加建設,需要像你這樣有高度熱忱的青年,以光和熱,去照亮去引導許許多多的學生。這一個事實,豈不正就指出了今天我們知識青年應該立下宏願大志,愈是艱苦的地區,我要去服務,愈是需要普及知識之所在,我要去工作,當然不止是教育工作,而是要廣泛的投向地方行政、投向國家的各項建設、投向壯大的軍事行列,來實用學問能力,發揮最大的最善的效果。再說,我們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之中,也能更進一步補益知識之不足,使之充實光輝;能夠更進一步擴大知識學習的領域,使之發生長效大用。這是我對於知識和當前知識青年的看法,相信你和你的朋友都會同意。下次我來東引,將會和你再討論這個問題。
我寫這封信,除了向你祝福之外,並請代為問候林世鈺先生,他原籍東引,服役雲南,然後解甲歸田,是一位年屆古稀的勇敢的老兵,我第一次來東引就和他見過面,他老而彌堅的精神,使我久而彌敬,此次把晤,實快所懷,這點心意請代轉達。即祝進步、成功!
蔣經國3月18日致林國淦函書影[1]
編按: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十八日,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寫信給東引國中教師林國淦,鼓勵以光和熱照亮學生。
林國淦民國63年3月24日覆蔣經國函:〈做一個卑微的「路工」 —敬覆蔣院長的一封信〉[2]
二、觀光景點由來傳說
作者:陳瑞琛
(一)石老鼠
遠眺石老鼠,狀似躍進臺灣,筆者少時常聽前輩傳說,臺灣富紳林國芳祖宅,因應老鼠兩目直視林宅正廳,得此風水而致富,這種傳聞是否屬實,有待考證。近經筆者向臺灣民俗專家求證,林國芳係林本源後裔,當時確實是臺灣巨紳,尚有古屋、園邸遺址,即「林家花園」座落於板橋市留侯里,時而開放供遊人參觀。(二)朝山觀音
傳聞普陀山觀音,駕祥雲捉妖,追至本島,見妖遁入山巖隙縫中,即降下雲端,立足施法,降服妖魔後,返回南海,留下此像,供後人憑弔。
由本景台遠眺,是一尊立姿觀音,若在海上睹之,宛如端坐蓮花台的觀音,真是絕妙景點。
(三)海豚顯首
海豚原存身在大海中,據傳聞這隻海豚,因年久成精,並練有土遁之術,水上陸上任意遨遊。有一天施土遁至此,被本島山神撞見,水族之類那能土遁作怪,恐有後患,應當阻止,海豚之首剛出土面,被山神喊住,但頭部雖離土,而身當陷泥中,故稱之為「海豚顯首」。
(四)牛頭祭海神
東海龍王敖廣,巡遊海疆,囑前導使者傳言,經過地方要備三牲(牛豬羊)祭祀之。東湧當時,僅有拾貝類為生者數人,那來三牲祭品,正愁無力應付之際,適逢遊方道人,雲遊經過,見此景囑民勿憂,由吾應付。只見道人舉劍一指,現一大黃牛,又虛幌一劍,身首異處,又揮一劍,把牛頭飛高數丈,喊一聲停,而牛頭墜落海灘,但牛身沒入「其介如石」下方,退潮時仍能顯現其牛背,至興建碼頭時,被「鈕工塊」掩埋。
(五)靜俯鱷魚
鱷魚本產於熱帶池塘、湖畔,因該鱷魚生性特別兇猛強悍,獨自遊蕩,從淡水河衝出大海獵捕食物,隨魚群游至西引清水澳,不但魚類遭殃,經常把漁船弄翻,吞噬不少船、漁民,危害人間,終於玉皇降旨殺戮,鱷魚靠海岸腐化,鱷魂投附清水澳西岸,故以該海岸極像鱷魚,島民稱之為「靜俯鱷魚」。
(六)燕秀潮音
該處有個海天之窠,若在窠內海上仰視碧藍天空,如由上俯視海浪擊礁並舞樂之聲(福州話叫該窠作「燕秀窩」),燕子本是春來秋去,福州諺語叫:燕來三月三,燕去七月般(七月般即中元節),就是說燕母春間來此生蛋孵卵,因本島四面環海,強勁海風常把燕窠吹垮,故來本島之燕母能回憶舊居,多集中在「燕秀窩
」築巢孵卵哺雛。
早日該處燕子以千百計在黃昏與曉亮之時,燕子在巢唱出唯妙之音,更有候鳥與海鷗等多種鳥類混在其中,鳴的聲音有長有短、有重有輕,同時鳴唱十分悅耳,極為動聽。故有「燕語巢音」之稱羨。從國軍進駐本島之後,有一次夜半在該處附近演習,槍砲聲隆隆作響,燕子突遭巨響驚醒,群鳥振翅高飛,因天黑不明方向,亂飛互撞慘死過半,翌日附近駐軍見遍野燕屍,慘不忍睹,而燕母死的死,傷的傷,但小燕乏哺而待斃,從那次浩劫之後,迄今不見燕子到該處築巢,只能寫數行昔時之回憶。
(七)東西引兩個石巖門框(福州話俗稱門樓)
本故事相傳已久,據聞古時有一奇人,姓費名長房,能變換山勢地形。有一天叫徒兒攜兩個門框至某島嶼(當時該島是無人居住的荒島),即今之「東西引」,臨行時師父特給他一張字條,囑他憑字中行事,並囑到該島時,任他選一個好澳口,把兩個門框按字條行事,不得有誤,初步由你安置好,以後由我把山形地勢調整,就成為一個良好海水池沼,控制魚類進出,將來島上有人時,生活就有依靠。
那徒兒奉命攜了門框即刻登程,至本島附近時,突然感到力盡筋疲,就把左手之門框暫行放于東引圓圓澳,勉強把右手之門框提至西引東澳放置後,拖著疲憊步履至清水澳東岸,因過於疲倦獨坐懸崖上休息,又見天將黃昏,肚子又餓,就把身邊攜帶之酒飲了兩三口,又把師父交給他字條取出,見封面寫著「無人看」行事。隨即拆封一閱,內中僅有「佾借伸侄仔」五個字,翻來覆去看不懂,左思右想還是想不出其中語意。
那徒兒本是個很聰明很靈巧的人,這次因何看不出來,原因是西引注定不能成為無波浪的港灣,也是那徒兒與師父緣絕情斷降臨之日。那徒兒把字條捧在手中,是夜天上尚有明月,有時仰天觀望星月,有時俯首睹視字句,一夜尚未眨眼,總是悟不出所以然,待在天明仍坐在那兒不動。
先說費師父一夜心感不寧,天一亮就往斯島探看究竟,一眼望去就見兩個門框固定在兩島澳口,實感詫異,為甚麼不按時間安置一處,愈想愈不對,真是氣死吾也。不遠處就見那徒兒孤坐岩石上,就知誤了時間,即近前就問因何不按我所囑行事,徒兒答因不識字中語意,無法行事故以悶坐迄今,師父怒罵笨才,封面明明寫無人行事,即把紙條接過來,撕其一半,又交給徒兒一看,你可明白無人行事,徒兒說原來如此,就是把人字旁除掉,這就剩下「八月廿一日申至子」,師父又言:「你該為僧,就在此修行。」言畢師父即拂袖而去,從此那和尚終生不進寺廟,不避風雨,朝夕露天面岩修行,此僧就是東引名勝之一「和尚看經」。
(八)和尚看經
歲次庚辰,仲秋之夜,獨在窗前,仰望天空,不見行雲,月明如晝,秋風拂面,心矌神怡,時至子丑,眾人皆睡,唯我未眠,滌卮注釀,杜康為伴,飲至半酣,遠眺西島,眼見石僧,感佩莫名,億千年來,不避寒暑,不懼霜雪,不察俗凡,一心向佛,忘卻時光,為其感動,擲杯握管,草吟數句,以釋前思,於是讚曰:
宇宙僅有此和尚,終生不進寺廟修;
獨坐巖中受佛戒,忘卻歲序與春秋;
未見廟堂只見僧,穩坐高巖口誦經;
不避寒暑霜和雪,詮釋佛法果與因;
比丘孤坐蒲團上,面向巖壁看經書;
不畏風吹和日晒,口中不住彌陀聲。
東引鄉各機關單位地址、電話及網址一覽表
類 別 |
單 位 |
地 址 |
電 話 |
網 址 |
政府機關 |
東引鄉公所 |
東引鄉中柳村121號 |
鄉長室 77205#11 |
http://www.dongyin.gov.tw/ |
|
|
|
秘書室 77205#12 |
|
民政課 77205#21 |
|
|||
財經課 77205#31 |
|
|||
環保課 77205#51 |
|
|||
東引鄉民代表會 |
東引鄉樂華村72-1號 |
76128 |
http://www.dytc.gov.tw/ |
|
東引國民中小學 |
東引鄉中柳村94號 |
校長室 77208#101 |
http://www.tyjh.matsu.edu.tw/ |
|
|
|
國中部 77208#201 |
|
|
國小部 77208#301 |
|
|||
幼稚園 77208#401 |
|
|||
總務處77208#501 |
|
|||
東引警察所 |
東引鄉中柳村121-1號 |
77204 |
|
|
連江縣消防局東引分隊 |
東引鄉中柳村121-2號 |
76355 76364 |
|
|
第十海巡隊東引分隊 |
東引鄉樂華村160-3號 |
76107 |
|
|
中柱漁港安檢所 |
東引鄉樂華村160-3號 |
76084 |
|
|
東引鄉戶政事務所 |
東引鄉中柳村122號 |
76129 76159 |
|
|
東引鄉衛生所 |
東引鄉中柳村123號 |
77206 |
|
|
東引港務站 |
東引鄉樂華村160-4號 |
77119 |
|
|
東湧燈塔 |
東引鄉樂華村169號 |
77037 |
|
|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引遊客服務中心 |
東引鄉樂華村160-1號 |
77266 |
|
|
東引苗圃 |
東引樂華村159號 |
77092 |
|
|
馬祖日報社東引通訊處 |
東引鄉樂華村81-1號 |
76007 |
|
|
東引數位機會中心 |
東引鄉中柳村94-1號 |
77230 |
http://doc.cpc.org.tw/dongyin/index/index.asp |
|
東引鄉立托兒所 |
東引鄉中柳村94號2樓 |
76216 |
|
|
東引鄉圖書館 |
東引鄉中柳村94-1號 |
77230 |
|
|
東引鄉老人活動中心 |
東引鄉中柳村94號 |
77205#21 |
|
|
事業單位 |
連江縣自來水廠東引營運所 |
東引鄉中柳村124號 |
77075 |
|
|
東引發電廠
|
東引鄉樂華村165號 |
77081 77083 |
|
東引海水淡化廠 |
東引鄉中柳村135號 |
76635
|
|
|
東引郵局 |
東引鄉樂華村69號 |
77276 |
|
|
中華電信公司東引服務中心 |
東引鄉樂華村71號 |
77146 77344(線路) |
|
|
東引航空站 |
東引鄉樂華村160號 |
76331 |
|
|
馬祖酒廠東引廠 |
東引鄉樂華村161號 |
77142
|
|
|
東引加油站 |
東引鄉中柳村134號 |
76048 |
|
|
社會團體 |
東湧社區發展協會 |
東引鄉中柳村67號 |
76073 |
|
|
連江縣農會東引辦事處 |
東引鄉樂華村127號 |
|
|
東引禮拜堂 |
東引鄉樂華村58號 |
76223 |
http://july7july26.blogspot.com/ |
|
退伍軍人協會東引服務站 |
東引鄉樂華村89號 |
76394 |
|
|
軍方單位 |
東引指揮部 |
東引郵政信箱90674 |
76001 |
|
|
聯勤馬祖野戰醫院東引分院 |
東引郵政信箱90665附320 |
76580 76119(急診室) |
|
國軍九八一營區福利站 |
東引郵政信箱90674附601 |
76111 |
|
(註:東引郵遞區號為212;東引電話區碼為0836)
[1]〈蔣經國與各界往來函札(三十五)〉,取材自《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網頁: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Display/image/4941920I7V24z-#41J
[2] 林國淦,〈做一個卑微的「路工」—敬覆蔣院長的一封信〉,《中央日報》(民國63年4月9日)副刊,取材自《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https://tbmc-nlpi-edu-tw-8080.ers.nlpi.edu.tw/cnnewsapp/servlet/Cnnews?simplegenso
最後異動時間:2024/11/26 下午 04:53:53
鄉長信箱:dongyin77205@yahoo.com.tw (0836)76308 (0836)77281
網頁更新時間:2025-01-24
地 址:連江縣(馬祖)東引鄉中柳村121號
Google map 鄉公所位置圖
連江縣東引鄉公所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21 dongyin Township Administration,Matsu. All rights reserved